20090214_梁靜茹_上海演唱會 "滿”
開春來第一場的活動就碰到一連串新的狀況,真是難忘………….>_<

阿茹 09 年的巡迴,第一站來到了上海,原本我已準備好的功課,還有一些
現場要應用的系統,因為聲音硬體與原先的計劃不同,出了些狀況,為了演出安全,我就全部取消不帶過來,僅期待下一回了。
這趟的設備有些不同,主喇叭是 Mccauley 的牌子,內地翻譯為-美嘉聲,
現在變成是上海大舞台內的主喇叭系統,當我得到有關單位消息,
不得不使用現場的喇叭時,時間是這麼的緊迫,也只有再回頭查看這款喇叭
的資料瞭解一下深淺,擴音這種事情總是那麼的戲劇,美嘉聲公司告訴我是 MONARC-MLA5 的型號,但我怎麼看就是不像全部都是 5 號,就算我是學淺
好了,那外型就像是 MLA6,應該是只有 4 只 5 號的喇叭而已吧,
不過這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數量就總是跟說的不一樣!
_

這已經是我降下約 70 公分的高度 ( 兩只喇叭高 ) 有"專家"說這樣聲音就難聽了!
_
每邊就 12 只的 3 音路喇叭,單一只的面高只有 35 公分,總長就只有 4 米出頭的喇叭串,這 12 只喇叭的射角要來含蓋
大舞台這個空間,內行的一看就會知道夠不夠了,
他們給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聲音一定夠!( 無言,一群只知道大小聲的 ).........
MONARC 系列的陣列喇叭,單只的角度都很窄,因此若要得到有所謂 + 6 的物理能量就必須儘量不要有 J 形的懸吊出現,
角度一折彎了就得不到好的增益,另外高頻的能量也會明顯的折損,頻率響應就會跑掉了,聲音的忠實度就會愈來愈遠,
這會是個技術困難,如果照現場的結構與空間,每邊 16 只的 MLA6 或是 5 號喇叭,將會是一個比較標準的系統,
但往往聲音人與生意人是兩種人,又聲音人被列為壞人比率居高!
_

上4 只應該是 MONARC-MLA5 其他的應該是 MONARC-MLA6 。
_

從側區看到主喇叭的數量與長度,下方著實的缺了一截。
_

進看 MONARC-MLA5 與 MONARC-MLA6 。
_

從下方喇叭軸心處劃下來,前方一大塊是沒有亮度的聆聽區 。
_

我在二樓側區拍攝外區的小陣列 。
_

拉近一些觀看。
_

前區每邊的超低音是 5 只 。
_
側區喇叭是
什麼陣列,
對我來說已
經是沒什麼
意義了!

正面的兩串
主喇叭已經
是這樣子了,
兩邊只要有
聲音,
不太離譜,
就已經很謝謝
老天爺了。
_
對於使用喇叭入門檻這件事情,對於任何人應該算是很簡單的一個接觸過程,問題是一般的人對於喇叭的事,總是只管
音壓大小,從不去關心聲音的勻稱度,含蓋的條件,可朔性如何,硬要去操作一套不完全的喇叭系統時,往往讓聲音人
大多會去增加喇叭不足的頻點,這些被增加的位置就是提升了系統的峰切負擔,這會使得喇叭的單體元件與後級放大器
是會工作得很辛苦,很容易造成音圈損害,以及後級溫保系統啟動等等……
這是對一個舞台節目演出上,一個很可惜的事情。
OK 回到剛進場時,我拿起了電腦,開始量測與實際認識這套系統,從 SIA 結果就可以看出演出時,我的痛苦將會出現在
哪裡了,在 40 米的位置,高頻已經是耗損很多了,控台處使用雷射槍測得 50 米,經由 Mccauley 的處理器是得到 52 米
之多。
_

橙色 = L,藍色 = R,紅色 = L+R/50 米處(  ? 50 米處的 L + R + 超低音 ),紫色 = 單測超低音。
_

橙色 = L,藍色 = R,紅色 = L+R / 40 米處,紫色 = 單測超低音,綠色是外區+ 超低音。
_

紅色 = 40 米的 L+R,綠色 = 50米 L+R 50 米處,紫色 = 單測超低音,可以看出耗損得多嚴重。
_
在我的控台 50 米處中高頻更是衰退得令人擔憂,一般應該不會這樣才對,我去看了後級一下,原來這喇叭搭配的後級
太小了,效能出不來,在這裡有一個機會教育跟各位分享,別以為小後級搭配高音單體就不會燒喇叭,一般的操作者
在接收這樣的系統時,當下高音的動態不足,往往都會去增加 GEQ 的中高頻部份,然後
混音平台上的輸入通道幾乎
高音都會被提升,這樣的現象往往會造成系統的中高頻部份提早過載,不然就是在處理器被壓掉,惡性循環變成一套
不好的系統,很多的喇叭牌子,都是因為遇人不淑,而背上不好的罪名。

主喇叭由於只有 12 只每邊,我放了音樂去走走聽聽,( 我已經很久沒有碰到對一套系統這麼沒信心的 ),喇叭的含蓋
範圍真的太短了!燈下黑的現象非常嚴重,結果下方前區 5~10 米處甚至更多,幾乎因為聲音含蓋不到,兩主喇叭交會的
中間位置,其聲音凹陷的範圍很大,只能靠前區的 6 只 SA 系列的喇叭來補償清析 ( 是雙 10” 還是雙 12” 的喇叭,
我也沒去記了 ),起碼還有喇叭可以用,由於消防法規,想要的位置又擺不到,屈就下來也只能變成照片上的擺法,
結果呢,最外的兩端,也就是主喇叭的下方一樣也是吃不到聲音,經過協調後,又再增加兩只喇叭,
因為同款式的都沒了,但是問題還是要解決的,於是監聽喇叭也拿來用了,這監聽喇叭的型號應該是 FM850 吧,
舞台上的監聽喇叭應該都是這個型號,用在我的前區,雖然不同款,但是也只有湊合的用了,總比沒有聲音來得好,
必竟前區的觀眾位置是昂貴的。
_

舞台所有的監聽喇叭 FM850 。
_

後級放大器,LAB 2600+3400+6400。
_

舞台上的監聽喇叭放大器 。
_

前區每邊的超低音是 10 只 。
_

近觀
超低音喇叭 。
_

前場控台的設備 。
_

這是左右兩邊最外角的補償 。
_

從另一個角度觀看補償喇叭的位置。
_

前區補償喇叭以及舞台監聽喇叭的位置 。
_

阿茹這次歌唱的麥克風。
_
因為窄面的主喇叭,整串吊起來太短了,我最後跟美嘉聲的羅先生研究,把喇叭的高度降低兩只的高度,讓下方的前區
位置能清楚些,這高度一降也差不多降了 70 公分,搶這一些高度已經幫助前區的清析值不少了,雖然前區那 8 只補償
喇叭與主喇叭的銜接位置,兩聲音匹配是那麼的不自然,調整到此已經比前一天的初胚來得好多了。
超低音使用的是 CSM88,也是礙於消防法規,被擠到最角落去,偷偷的移回一些空間才讓這低頻有點樣子。
當天演出時,開場一段,觀眾的亢奮聲讓這套喇叭窘態全現,大舞台這個萬人場地,真的不是吊個兩串喇叭就好的,
是要做功課的,現場雖說在放了暖氣之後,幫助了不少的中頻音域,但是高頻的動態在演出時是令人擔心的,
整場的演出過程裡,只要樂隊電平整體放送時,系統就偶有趴啪聲出現,我的 MIDAS H3000 輸出都甚至未到橘燈位置呢!
偶出現的這個聲音應該是高音喇叭峰切被處理器限制所產生的現象,又整個系統是沒有分配器的架構下組合的,
電流哼聲等問題一直在困擾,演出當天的下午,我跟 JEFF 還有鑫偉,都還在拉地線接地旁路的解決系統的事.........
_

監聽系統,這是 JEFF 工作的位置。
_

從 5D 位置看出去。
_

弦樂 4 人的台子˙是活動的。
_

DI-BOX 採用電子式的BOSS DI-1。
_

;在舞台後方的 AVIOM 網路分配器。
_

這是台上的SIDE-FILL喇叭,應該是 SA-422-2。
_

樂隊區 Percussion 位置,前下方是鼓的位置。
_

吉它跟貝斯的位置。
_

兩套鍵盤的位置。
_

吉他貝斯的後方就是合音。
_
短短的幾天要完成很多事,我對這套系統壓根兒就是無法好好的瞭解,Mccauley 應該是一套可以使用的系統,
但是礙於生意手法,人的觀念偏差會使得產品本身發揮不出應有的特性,用完此套系統的心得是,未來有人要接觸
這套喇叭,我個人的建議是:

我對於這套系統的建議................

若使用 MLA5 或 MLA6 的型號在上海大舞台時,請要求到每邊 16 的喇叭數量,如此含蓋的範圍才能比較均勻,
若使用 MLA3 時,數量必須每邊要有 24 只才能達到水準,另外下方近區懸吊的喇叭部份,必須使用另一台處理器再
調整一次才好,另外中頻的後級希望能改善到 LAB-6400 ,還有高頻的後級太小了,不足1000W 的功率,
以舞台音響演出來說,這高頻的瞬間動態似乎是勉強了,不過美嘉聲公司說會改善與升等的,希望這些話是真的。
整個系統接線不能只用大舞台現成的接線結構,一定必須要求訊號分配器,訊號分配器不是一般的 "Y-Cross" 接線,
這樣子使用,是會出問題的,若沒有這樣的系統分配架構,各個部份會很難獨立作業的,還有,貴公司當下沒有分配器
就承認,別瞎說,大鼓沒聲音了,別扯說演唱會千百條線,出問題是正常的!我們真的很無奈啊怎會有這樣的態度!
我們辛苦的幫貴公司解決
舞台電流哼聲、琴的輸出雜音等.....我們好像是應該的啊!>_<,

這次的演出雖說結束,但是對於美嘉聲公司,我要再次的忠告貴公司一次,僅管貴公司透過任何管道取得上海大舞台
的獨家生意,那是生意,與我無關,但事實就是事實,音響系統不正確,人耳與感觀是會辨別出來的,生意經營的態度
要健康,Mccauley 喇叭無罪的,如果是標準與專業的提供建立出這套系統,這場演出應該是完美的!
我們對貴公司的產品是沒有成見的,有問題是貴公司面對事情的態度!貴公司接不接受我的建議都沒關係,
必竟我跟美嘉聲不會有生意過程的,不重要,然經過這場活動,會有改善的動作,即表示系統最先是有缺口的!
錯了就承認好好的改進,這才會成長的,如同後續貴公司所說的,會請國內的專家音響高手去試試,弄到好為止。

以上就是20090211~0214上海大舞台的故事。
_


從合音位置看又側移動鋼勤的動線。
_

現場彩排一景。
_

從控台拍攝開演前的一景。( 降下 70 公分高度聲音就變難聽的藉口太牽強了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