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8-09 愛的那一頁-香港 Encore-紅磡體育館 第 29 站第 34_35 場演出
20120908+09 這兩天,愛的那一頁巡迴,相隔 15 個月的日子後又回到了香港,我們要在 紅磡這個場地裡演出兩天,硬體
內容並不輕鬆,這場精緻篇的演唱會採用了 4 面台展示的設計,阿茹的愛心會環飛整個紅墈的場館裡面,去年的海豚飛進
每位觀眾的心,今年精緻篇是全面跟現場觀眾融合在一起,這美麗的畫面呈現的背後,集合所有軟體硬體的智慧,就聲音
工程方面,這一次的環場內容所要留意的是讓飛在天空中的麥克風 ,耳機監聽的無線電傳輸功能可以正常,另外 8 串喇叭
都要跟這只麥克風交會一次,這麼近的距離範圍,潛在的迴授嘯叫能量消弭是一件不能輕心的工事,針對這個現場的硬體
結構,我們必須依需求規劃好輸出端口來快速掌握喇叭聲壓能量的大小,因為各硬體單位少掉了一天的進場緩衝時間,
所以在聲音細節工事建構的這一天,各單位在煩雜的現場火力全開的工事全都同時趕急,這天我們忙到三更天.....。
_

剛推進場的 L-Acoustics VDosc 音箱。
_

滿屋頂的鋼索與計算過的吊點。
_

來到現場能做的就是( 橋事情 )。
_

另一邊的音箱也推定位。
_

現場整個結構工程進行中。
_

晚上 10 點多了,音箱開始有動作。
_

這些箱子要到舞台成形後才進場。
_

每一串的角度有事先計算過,但是最後含蓋角度還是不足。
_

每一串 VDosc 音箱下方就加掛 4 只 dVDosc。
_
在超低音箱子的調整上碰到一些有趣的變化與聆聽的差異,初期調整雖求得與主喇叭同時間的放送,但是這次 VIP 觀眾位置是與現場中間的舞台相連著與齊高,低頻的第一時間能量是在舞台下方充斥著,並沒有直接衝擊到觀眾們,這跟上海的 Return
場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上海場音箱不足,紅磡的演出的音箱是足夠的,只是規劃上有些不同。回題,由於觀眾位置是
搭建有高度的座位,
因此這些超低音箱子就自然的被安排在觀眾席下方,我們開始是將每面向的 6 只低音箱子 集中在一起,
這造成一個很大正面能量駐留,同時在舞台邊角的低頻能量也沒有那麼的平均,在鼓組敲擊的聆聽上,主喇叭與超低音 10 分貝
能量等響補償上並沒有融合在一起,各自發聲很不自然, 我們必須改善這樣的現象, 於是又開始將超低音大搬風的遊戲,
將低音箱子的間距拉開,然後再進行一次時間量測調整,這個設定改善了低頻聆聽的匹配很多,但是對於角落低音的包履程度
並不是那麼的快意,在總彩完畢後,我們決定隔天繼續修正超低音的工事。
也就是演出這一天我們將箱子的間距拉得更開,這個動作讓超低音能量更加的散開,在控台上的低頻輸出就需要更多一些的
扭轉刻度,這個原因是之前超低音箱子過於集中在一起,那麼能量在單一方向位置很容易就感受到,這僅滿足某一方向面,
現在均開了箱子的佈滿範圍,自然需要增加電平輸出,這樣也讓角落的低頻感受提高了,超低音箱子的現場佈滿工事這才算是
滿意的告一段落。
_

現場的主喇叭系統已經懸吊定位,整個環場軌道已經有一個基本組合了。
_

舞台邊緣是跟 VIP 觀眾的位置相連,超低音都會在看台下方遮藏起來。
_

很快的速度,已經在排椅子了。
_

每一面向兩串音箱之間的一線化修正。
_

VIP 位置的量測( 有看到麥克風嗎 )。
_

惱人的超低音箱子每一面向 6 只,中心點完全不對。
_

我們試著散開些以及一線化,開始有些起色。
_

經過量測,我們將間距拉得更開。
_

中間音場補償,EV-XLD281。
_
由於懸吊空間結構問題,喇叭串的上層音箱能投射到遠端觀眾席的能力有限,若是要針對這個問題來改善時,那麼將會是一個
龐大的工程作業,除了在時間上是不允許的,另外尷尬的是我們也沒有更多的處理器來細分音箱射程遠中近的距離投射漸層
能力。系統在調整上,藉由現場實際排練過程中,我們去衰減第 5 只音箱之後的功率,我們的目的是讓遠端上層的那 3 只
VDOSC 是最大能量投射,
衰減中近程的能量,可以讓我再提高混音電平,如此就能增加遠端的聲壓, 雖然拋投懸吊的角度
不夠,但是現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再增加些適量的遠端聲壓,這總勝過完全不改善的好。

在每個面向兩串主喇叭的中間,我們加上 3 只 EV-XLD281 小音箱來補償中間偏軸心射角能量的不足,若就一般的水平懸吊
投射工事,那麼大可不用再增添
這幾只小音箱來產生多點發聲的干擾修正 , 主要是我們將每一面向的音箱同樣的略微外傾去
補救那四個角落的聆聽清晰條件,這在前幾場的演出中,我都有
概略的說明投射技巧,沒想到這個窘境也使用在紅磡這裡,
四面台沒有 12 串音箱的夢想,又因為 VDosc 的射角僅有 90 度寬,所以外傾之後,自然這中間的 Alley 現象會更加明顯,
補償 XLD281 音箱就變成是必須的。
_

中間聲道與主喇叭的時間也必須校正。
_

主喇叭與下緣補償懸吊結構。
_

最高的拋投射角不足。
_

dVDosc含蓋範圍包括 VI P第 6 排之多,所以不必增加前裙音箱。
_

每一處角落的投射交錯位置,我們必須關心迴授的頻點位置
_

由主喇叭下方拍攝,可以觀察出外傾的角度。
_

將 LAKE-44 做組群分類。
_

看到與用到自己熟悉的器材。
_

帶著我的老工具 Trantec 傳輸器滿場跑。
_

前場的控台就這麼多裝備而已,清爽與拆台也快。
_

站在拍攝的這個觀眾位置,清晰條件並沒有很理想,主因是喇叭懸吊高度受限以及上層音箱拋投角度也不足,還有衍架遮擋等因素。
_
在紅磡場地,香港藝能工程提供給我的主喇叭採用 VDOSC+dV-DOSC,每一串懸掛 8 只 VDOSC 然後下緣補滿的是 4 只
dV-DOSC,合計使用了 64 只 VDOSC,32 只的 dV-DOSC 音箱來含蓋這次的現場環境,這也是他們首次將這批音箱掛在這個
場館,那麼對於 VDosc 的射角運用似乎大家都有不同的認知,在懸掛之前,這些音箱的角度都有在紙上預置過,唯一可惜就是
咱們沒能參與來提供意見,那麼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會與我們心裡想要的,耳朵想聽的有些不一樣,
每位使用者對於俱有試算
軟體的音箱產品在操作見解上都不同的,以我膚淺的
認知與看法,大半音箱產品試算出來的角度都不用很大就有理想的含蓋
能力,
但在現場實際使用時,根本就不是這樣的解讀,是差很多的!
我們要把現場還音箱數量能形成多 J 考量進去的,太過注重 VDosc 的試算參考,最後就會吃虧在眼前,結果這次遠端音箱支援
的射角都明顯的不足,場館上方的觀眾位置在唇齒上的清晰品質就差強人意,這樣的聆聽條件在滿場觀眾演出是會有問題的,
難堪的現場情況就不寫了,因為即便瞭解場館上層觀眾聆聽情況是如此,同樣的也是沒有多餘的
處理器來獨立調整上方觀眾的
聆聽條件,真是這次演出中可惜的一點。
_

在綠色區域的控台處佈滿量測元件。
_

從控台處正前方延伸出去的環境麥克風。
_

現場彩排的一景。
_
這兩場的演出雖說完美落幕,不過呢,後續要探討的
是未來能不能更好?能接受操作者的意見嗎?
紅磡場地演出的經歷也有數次了,這個場地對於聲音
的表現是讓人不用擔心,
現場演出所需的聆聽清晰
條件是優沃的,但是在音箱使用行前規劃上的
共識
空間是必須多接受使用者所提供的一些想法。

就像上述的,產品的軟體是擬算不是萬能的,那僅
是一個建議與參考,與現場實際使用面是會有些
一樣的結果,上層觀眾也買票的,要關心的,
四面台演出需要的是多一些處理器來區分投射區域,
這樣就能對於各角落的觀眾位置有一個交代。
我們在系統調整過程上,每一個面向的音箱規格都是
一樣的,還有都能獨立掌握音相與聲音等響的條件,
這對於去匹配一套多點放送的電聲系統,在音箱放送
時間一線化的校正幫助了不少,因為能把多點位置的
音箱時間盡可能的相近,那麼在現場的聆聽清晰直就
自然會提高,這個數據只要是增加的,那麼在混音上
就能更清楚的掌握到音樂細節。

只是一般這樣的細小工事往往是被忽略的,因為有效
的聲壓能量總是大過於多點音箱的時間干擾能量,
因此很多的音控師就會換來的使用較大的混音聲壓
能量與雄厚的低頻來充滿現場,當觀眾的身體與耳朵
一麻痺後,就停留在所謂大聲的演出裡觀看節目了,
在現代電聲系統演化裡,大型揚聲音箱的內容終實度
已經直逼 Hi-Fi 環境,這個演化說明了巡演等級的
音箱
已經不再像往年僅是大聲而已,所以需要的是
不厭
其煩的系統調整修正來匹配現場空間。
只要作業正確,對於聲音系統做出了有效的校正後,
那麼現場演出的聆聽音壓就不用過大去掩蓋干擾的
能量,音樂的內自然就會清楚有細節,這種適聽的
聲壓能量若是運用得當,在舞台上的返送與外場的
擴聲都能互相平衡在一個臨界位置,歌手與樂隊在
彩排時就不會煩惱某個樂器聲音的大小聲,反而是
會有更多的時間在討論樂器音色,旋律搭疊的細節
問題,當他們討論的是音樂這一區塊時,就更能確定
系統使用前的校正與外場的聆聽聲壓能量是在適聽
的位準,對於耳機內與返送監聽的內容不會過於
覆蓋干擾。

吳榮宗 20120909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