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6~0709_梁靜茹愛的那一頁_北京篇-Tour05
繼 2009 巡迴後,經過 10 數月,北京首都體育館,我們又見面了。
阿茹的巡迴在這一站裡,有著比較不同的內容就是那條海豚要環場游走,不過呢,因為當地的規定,不能
天上飛,因此改成在地上繞圈子,
光一個演出想法就會讓各單位風吹草動的,當然在聲音工程上也閒不得,
別的單位技術層面不提,就聲音這一塊,7 月 6 號當晚來到現場瞭解狀況,這麼一繞場過程,軌道就硬生生
的滑過近區的前裙補償喇叭以及東西兩面向 xlc-127 主喇叭音箱的含蓋範圍.........................
_

我們要關心兩喇叭串的音壓交會處。
_

軌道正在鋪設。
_

放大器逐一的定為擺好。
_

這個位置是級邊的最高處,也是清晰能力最差的位置。
_

主喇叭 EV-xlv 以及 EV-xlc-127+。
_

這個面向是西面向,使用 EV-xlc127+。
_
同時呢,阿茹在演唱過程中,會有數次的時間被超低音箱子的能量近距離的直接衝擊,就麥克風的技巧,
低音箱子因為麥克風的 Low cut 功能,不會有所影響,但是在很大的低頻能量包履下,阿茹在經過這一段
位置,耳機裡的鼓組平衡會因為這個現象而有些許影響,原因是身體會感受到低頻
aura 能量,例如原先
最基本的大鼓聲音在耳機裡就會變得稍為強壯些,或是游走到了東西面向最遠的位置時,耳機裡的空泛
感比值就會更大,那麼要去降低會產生
與音樂跟拍失誤的情況時,就要在這段位置適切增加能辨別節奏
的相關樂器,
或是歌手自己喜好的節奏伴襯的內容…………..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默契。
_

在兩主喇叭下方交會的補償,使用的是 DVdosc。
_

低音喇叭箱子已經漸漸的定位成形。
_

MIDAS XL-8 通了電,我也順勢開始細項檢查。
_

海豚車雛形建立,等一下要測試。
_

近拍這些貼近軌道的低音喇叭以及補償喇叭。
_

JEFF 拿著麥克風桓環繞一圈尋找耳機的平衡點。
_

前方的麥克風,是 Neumann KM-184。
_

後級放大器,EV-P3000。
_
瞭解了北京這一場所有的演出橋段後,我們必須在彩排之前完成掉電聲工程校正,然後簡單的跟 阿茹
說明這個電聲物理的現象,快速的讓她瞭解人與麥克風到達這些位置的變化與心理準備,同時我必須將這四個角落的 Dvdosc 喇叭,與麥克風之間的潛在迴授能量,它們彼此是在什麼的臨界點,都必須排除與修正掉。

主喇叭因為地形地物結構因素,在 EV-xlv 與 xlc-127 之間轉角處,形成一個很大的空間聆聽死角,
沿著這個交會處一路往賞延伸到最頂端觀眾位置,這樣的清晰值這是令人無耐的,即便我們都瞭解到
這樣的聆聽窘境,事實上在很多的條件與行政因素,在真實現狀與理想之間是無法配合的,最值接的
是費用的多寡就已經決定硬體能提供多少的音箱數量了,尤記得出發來北京的前一晚,HBO電影正播著
席琳狄翁 巡迴的記錄,看著人家的四面台巡迴系統,每一個轉角落都是 3 串喇叭標標準準的懸吊著,
那現場的電聲含蓋能力與聆聽的清晰值,都會是任何一位音響人所滿足與應該追求的,

當我們在現場使用一套電聲設備,喇叭系統的能量與含蓋能力跟現場空間的滿足臨界值無法完全時,
下修這個標準,你會發現到這個電聲門檻並不是不可聽與不可為的,是還有機會與可作為的,我們不用
氣餒,現有的喇叭系統數量有多少,就將它們應用到所能,就如上回所提的,觀眾在場館裡是不會走來
走去的看表演的。
_


舞台上使用大量的 K.T.轉換盒。
_

經過聆聽後,所有的 DVdosc 角度最大。
_

我的控台距離 阿茹的演唱位置大約 20 公尺,很近的。
_
調整過程裡,利用多軌聲音資料播著人聲與 Bass
的組合去聆聽整個現場,首體的空間殘響時間比前
幾個場館來得高些,這樣的懸吊結構,南北面向的
聆聽優沃值勝過東西兩面向的清晰。
阿茹 的麥克風與 xlc-127 喇叭在這樣的空間條件裡得到一個 335 Hz 的潛在迴授能量,這是我們必須
注意與消弭的。

在舞台四週是沒有近區觀眾椅子的,所以在舞台
附近走動是完全聽不到喇叭的軸心能量,我們把
角度都朝向有效的觀眾區位置,彩排中,我們去
追蹤聆聽 xlv 與 xlc-127 每兩串喇叭交錯位置的音壓
電平,逐一的修正平均,因為這個動作會關係到
EV-xlv 的功率漸層,它是 8 只一串,每兩串一個
後級通道,利用彩排過程把個階區的功率適度的
調整,以最下方的箱子,其功率能量都下修了數
分貝。

在沒有觀眾,天也還沒暗下來,我們進行彩排著,
他們很貼心的為我在正前方多安排了一套 DVosc
喇叭音箱,來擬補我過近在主喇叭
下緣燈下黑聆聽
現象,回想 09 年在這裡演出時是三面台,聲音的反射就單純很多,這次是四面台的演出,空泛多餘
能量的反射現象就不在話下了,以空場的排練模擬
出我所會遇到的清晰問題,這可以讓我再一次吸收
有關於殘響過多的場地處理經驗,排練結束後,

我與 JEFF,詢問樂手們的聽感,整體上就演出
聆聽節奏的辨別能力都非常的滿意,雖然殘響泛音
透過麥克風還是能感覺到,JEFF 已經將舞台上的
聲音乾淨掉僅有 Vocal 加上一些關鍵樂器,在舞台
下的吉它音箱,它已經被我們遠遠拋離到東面向的
舞台區下方,因為近區都沒有觀眾席,所以我們
不用擔心那直接音干擾的技術問題。
_


阿茹坐在海豚上的時間,就是我皮繃緊的時間。
_

有看到最角落上方嗎,那是我所擔心的..........
_

180 度拍攝,滿座的北京首體。
_
滿場滿席的觀眾,都是每一次要被從事聲音工程的我們利用到的天然資源,首體場館的高度並沒有很高,
每一首歌曲都在合唱,現場觀眾噪層並沒有我預期的混濁,合唱的泛音結束得很快,觀看遠端的最高處
觀眾反應都很正常,我心裡的負擔也減輕掉許多。

走完北京場了,我在空閒時間跟 香港藝能的 蔡老闆聊天,也跟他拜託要求多些同數量音箱,這樣子在
一個現場的演出,才不會老是提心吊膽的,這個問題我想,對他應該是大問題吧!哈,留著看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