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1_12__台北Ticc_珍愛女人_萬芳_趙詠華_堂娜_潘越雲

觀眾進場....
_
音樂圈內開辦了一場為期兩天”珍愛女人”的演唱會,場地是在台北的會議中心,開演前一個星期在排練室
裡一路聽下來,全是令人懷念與朗朗上口的老歌,我我自己心裡有譜,這場表演,會來聽的人大多不會是
很年輕的,對於系統的安置,我必須把前區的位置好好的計劃一下。
聲音硬體負責的是瑞揚公司,在第一次的硬體協調會上,我與 阿國有了初步的共識,主喇叭採用 EV 的
XLC-127+,每一邊 12 只,在舞台前區的安排,我使用了 8 只 MARTIN F-12 的斜背監聽喇叭,超低音 12
只,一字排開在舞台的前緣。
在 TICC 這個場地,有一個前區的聆聽致命傷,當最前方的位置賣出時,它們離舞台只有 5 公尺不到的
距離位置,這時再加上一只補償喇叭或是低音箱子,那將會使得這個不可聆聽區的限度更近!
大多的朋友都會把超低音置於舞台的兩旁,為的就是犧牲掉左右兩邊聽眾,讓中間前區的 VIP 是不吵的,
這是原先的目的。
問題是多次的演出下來,這對於側區又是近面的聽眾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雖然這些人
不會直接抗議,但是我都認為還有改善的空間的,即便給予的聆聽條件是這麼不好。
_

一個早上到下午的時間,已經完成的進度。
_

我的前區補償喇叭,MARTIN-F12。
_

EV xlc-127+。
_

EV xlc-127+。
_

從舞台正後方上層拍攝 4 樓控台。
_

再近一點拍攝 RY-SUB+F12 的組合。
_

這是舞台左右最兩邊位置,各安放兩只 RY-SUB。
_
依照片看到的是我將超低音喇叭一字排開後,第一天的排列有些過緊,這樣會造成 3 朵花的現象,對於低
音的均勻並沒有很加分,第二次再麻煩 阿証幫我移動
的間隔再開一些,在量測上能容易的得到一個距離
明確的結果。
主喇叭在調整過程上,右邊的這一串明顯的低頻多了些,為不增加系統負擔,我以左聲道為標準,將右邊
這一串的低頻稍加調降些,現場整體的聆聽算是安全的。
在 F.O.H 操作方面,瑞揚提供給我的是 YAMAHA
PM5D 的系統,設備比較不同是
採用 Rack DSP5,這有什麼不一樣呢?
新的 DSP5 的處理器機櫃就相當於又一台 PM5D 的意思,只是沒有推桿的界面操作而已,將其安置於舞台,
與 F.O.H 的原 PM5D 相鏈接,可透過 68PIN 的 D-SUB 接線,可透過網路線鏈接,算是方便。
此次採用的是一條網路線連結的方式,很方便,也就是我控台上的 5D 原有的輸入沒有使用,面板直接
操作的是舞台上的 DSP5 Rack 的界面,對於電流哼聲雜訊的問題幾乎是不用擔心的。
_

主喇叭放大器 P-3000 機櫃。
_

最邊角的 F12 我把它轉了一下射角。
_

舞台角落邊的輸入端系統,包括 DSP5 機櫃。
_

Monitor Mixer 正下方的設備有分配器與放大器。
_

monitor Console Yamaha PM5D
_

我的 House Console Pm5D 台子+DSP5 的機櫃。
_

在 5D 的螢幕上多了一些頁面,目前是第二台的操作面。
_

現場整個控台工作一覽。
_
四位小姐的麥克風採用的全是 SENNHIESER 系列,有配 105 的音頭,有 5235 的音頭,有 E 系列的,
當然 4 個人就有 4 種不同的能量,我必需依其中最小的麥克風提供能量來調整現場潛在的迴授條件,
由於演唱的內容全是老歌,幾首快歌也都只是傳統的節奏,伴奏並沒有重到翻天那一型的。
整個彩排進行裡,我不時的麻煩 阿証幫我判斷前區 VIP 位置的可聽度,從音壓計讀出 98~105 的音壓值在
前區,這種聆聽音壓肯定不會吵到人的。
平均開來的超低音箱子也沒有產生一大坨的能量去讓人不舒服,僅在極左極右的兩邊,因為角落的關係,
駐波比高,又加上是兩只低音箱子的擺設,當我們調整這兩區塊的清析值時,我們把 F12 的喇叭射角轉
過來些,另外也把兩只發聲的低音箱子拔掉一只,讓這區塊舒服些。


舞台上左區塊樂隊的安置。
_

右區塊安排了 Keyboard & String。
_

四個女人的麥克風。
_

這是 DPA-4601 的 mini 麥克風。
_

責任很重的 AVIOM 系統。
_

鼓手-阿宏老師。
_

站在舞台中間正後方拍攝-弦樂與鍵盤。
_

這是節奏部份。
_
在演出時,阿証有下到前面去坐著聽了一小段,結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音壓還可以再大些點,這應該是
現場觀眾的噪層吧,最後我還是保持原音壓電平就好,畢竟這些觀眾都是有”歲”的,我要保持這長達 3
小時的耐聽度。
這些老歌的過程純粹就是聽與回味,我準備的一些 Delay 效果用的並不多,我也不想去畫蛇添足的,
就保持懷舊的方式一段段的完成,就連大鼓的亮度有時鼓手老師過 High 時,我都會趕快降低 Kick In 的那只
麥克風電平來保持一個氣氛就好,
老歌,在演唱時 Rev. 的長度本來都少許即可,演出時觀眾 2000 多人,然後又安靜,這下子吸光了我的
泛音,也讓我再次的增加一些效果電平值才能表現出來泛音。
整個樂隊編制裡最大挑戰就是弦樂4人組,原先在排練室裡對歌時,我還擔心著這些小電平的弦樂組壓不過
現場的樂隊老師們,在正式演出的現場舞台上,這 4 只弦樂表現得很好,尤其是音樂位置吃重的 Cello,
在弓弦到低音把位時,
我都還能把低頻的音階表達出來,算是一個自我讚許的作品,這也要謝謝在舞台上
的 志揚將監聽的電平值維持在一個安全的位置,不會讓我的前場音壓要一直跟舞台的直接音抗衡,
如此我前場主喇叭就更能交代樂隊老師們對音樂所詮釋的細節。
_

在六樓控台後方拍攝大現場。
_

在三樓的右側拍攝大現場。
_

在我控台的位置有一只 ECM8000 以及觀眾收音麥克風。
_

難得可以一起工作的 阿証。
_
演出的時間算是長的,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觀察這些觀眾們的表情,大家到最後都還是以投入的表情在
位置上,觀察後,我算是比較放心些,因為總害怕把過程做的過大了,音壓計的指示從頭到尾兩天最大的
結果是113dBSPL,老歌的精神我盡量去抓住那韻味,就算樂隊老師有重新編曲的,我還是會注意到歌曲
忠實性,
在萬芳一個橋段裡只有 Cell 加上兩把空心吉他,歌畢後,整場的掌聲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可別認為樂器少就好操作哦,掌握這幾只樂器的動態起伏可真的辛苦。
_

左起-潘越雲、堂那、趙詠華、萬芳。
_
兩天的演出下來,漸漸的讓我回想
到以前歌廳秀的那段時光,
歌曲一直不斷的唱,歌手一直不斷
的換,中間還有一段說說唱唱的
橋段,完全就是早期歌廳秀與訪問
秀的翻版,只是內容水高得多,
這兩場演出真讓我過足了癮頭,
我很珍惜這兩場的操作,雖然無法
百分百的完滿給現場老饕們,縱使
分數沒 100 也肯定有 80,
一切在
回味中結束,深夜兩點多回到家
洗澡時,嘴裡都還在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