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煒
TAIPEI TICC
世界巡迴演唱會
台北首演


好不容易完成的”一件事”,

早在 7月 19~25 號時,David 先在
我的二樓辦公室空間裡暖排一個
星期,把要演出的歌曲逐一列出
整合,
這個演唱會的樂隊編制非常
的單純,只有 Drum set,Bass,
Keyboard,加上 David 只有 4 個人
的組合,也就是說,純聽歌的演唱會,各位別以為是輕鬆的,開頭
總是說得簡單不複雜,結果總是最
頂級的虐待,這真的是技術大考驗
的一場!

在大約 20 坪的排練室,擠了一堆東西跟人,傳統的鋼琴收音,空心吉它,空間的共振什麼都發生了,
什麼狀況都來了………天啊!我快要瘋了,
這個空間加上 adsom 12MX 的監聽喇叭,加上傳統三角琴之後,160Hz 很不給面子,從圖上各位應該看出
我努力在做什麼樣的消弭動作,
總算是可以排練了,在這一星期的排練裡,在別人眼裡我看似東摸西跑的
玩笑中渡過,實不知我不斷的盤算著未來在現場最危險的各項潛在危險因素,
三角琴的架設收音、空心吉他的低頻駐波,揚琴的聲音能量增益提升不能迴授等,
嗚…….暗自哭泣怎麼又會是這麼辛苦的案子,臭 David!認識 10 多年盡是出麻煩會 #@X*&.....

滿腦子想著解決方案 A,方案 B、C 的渡過排練週。
事先我採用了 NEUMANN 184 來拾取聲音,基於尊重音樂人條件,這樣的收音卻被樂手所拒絕,執意要使用
SM-57 的麥克風,這下子就很辛苦了,在排練室裡使用 SM-57 來收音是 OK 的,尚能在小小的空間裡
滿足各個樂手,為了消除共振,我們連腳架都隔了阻尼,一切的一切就讓排練能順利先吧。


7 19 號開始的故事...............


在音匠公司暖排的設備雛型已經定出。


使用德國喇叭 CODA K-15 給主唱使用。


TC GEQ的遙控盤 MOTOR-64。


David 正在排練中,後面是 monitor 阿証。


在音匠公司暖排一景。


鼓手 豆子老師。


8 20 號開始的故事...............

使用麥克風架阻尼墊。


配合樂手領隊使用 SM57 麥克風收音與位置 >_<"。


在主唱後方夾一張毯子,創造一個駐波吸收層。


AVALON 管機 ( For David Vocal )。


吃飯了,今晚是餃子。


我的最愛 GARWOOD IEM。

歌曲一首一首的走出來,技術問題就一個一個的產生,空心吉它的共振,揚琴的電平值與拆裝的小心,
IEM一套一套的多出來了,監聽喇叭的內容愈來愈多了,聲音由清楚開始矇矇的了,當然我們也一個個的
逐一排除,真是沒得閒,

在樂理與音樂精神為首的起步,這因素鉗制住電器物理的支援性,修正到安全位置恐又破壞音樂創作精神,
呵呵,真是矛盾啊!這兩者之間一定有個緩衝位置的,如何讓兩者全都雙贏才是這場的功課。


David 跟導演、視訊、燈光等人開會中。


排練中,記者插花。


地上是穩立的 15" 同軸監聽 。


排到最後一天,資料愈來愈多

現場聲音硬體是穩立音響負責的,由 阿昇來幫助舞台上的一切聲音支援,前場則是穩立的 小不點負責我的
所需。
全部的錢場系統真的非常的單純,只用了 8 通道的 SYMETRIX 噪音閘,3 台 Yamaha SPX-990,
1 台 Yamaha Pro-R3,再加上一台 MIDAS H-3000 沒了,就這麼多,
使用的喇叭是 David 御指 L-acoustics
的 V-DOSC 系列,混音平台指定 MIDAS。
在 TICC 的這個場子裡,由於觀眾席是呈斜面直上,因此必須是含蓋範圍的問題勝過音壓大小問題,
穩立這次提供 9+3 的懸吊方式,即 9 只 V-DOSC 下方再坎上 3 只 dV-DOSC。
V-DOSC 是 90 度的射角,可以投射到主觀眾區與最高遠端,dV-DOSC 則是 120 度的射角,當然的就是
補償進面兩側的聆聽區,VIP前裙正面使用可愛又可恨的 108 系列 8”x1” 同軸喇叭,可愛是它效能很好
100 度都照顧到了清析表達能力,可恨之處就是它太貴了!

8 28 號開始的故事...............

裝吊完成準備揚升 。


另一串也在裝配中,準備上揚 。


從三樓拉近拍攝。


dV-DOSC 與 V-DOSC 銜接的結構體 。


前裙用的 108 同軸小喇叭 。


喇叭背後一景。


舞台監聽,12" & 15" 同軸喇叭。


由 LAB提供給 L-acoustics 的後級放大器。


身經百戰的 crest audio,用來推動 108。

我的前場控制位置放在四樓,SIA 測得 31 公尺之多,放了音樂聽了一下 108 前裙喇叭與主喇叭有時間差,
聆聽時會被辨別出來的,因此必須修正,測得 29 公尺,由於 House 使用 MIDAS H-3000,沒有內建 DSP,
穩立提供 SYMETRIX-402 延遲處理器來調整這個時間參數,在 28 號進場後開始安裝舞台監聽的主系統,
為了不讓 David 對聆聽的陌生,XL-4 我將其建立在舞台上,因為 David 也習慣了我這 XL-4 的動態,
周邊的等化器也一並由我建立起來,使用了 8 通道的數位等化器,其它的則是依各項所需,各種不同的類比
等化器,
整個樂器我們儘可能保持單純的輸入,單純的輸出,唯在主唱的麥克風 NEUMMAN ksm105 ,
我 insert 了 AVALON 737sp 讓聲音可以更像個成熟的男人。
人們常說 L-Acoustics V-DOSC 的喇叭產品很好,那麼好在哪裡?誰能去體會這類的事,還是因為價格高
的關係就認定是好喇叭?
我在現場把數據截了下來跟各位分享,一個好的產品設計,無論大小喇叭,他們會去顧及到兩者合併使用
時的匹配性,尤其是聆聽曲線,一般很多喇叭在體積縮小後低頻延伸往往自然的短少,但是中高就會偏亮,
即便修正後動態都是需要衡量的,所以就很難大小組合在一起,
各位從圖上看出 V-DOSC 與 dV-DOSC 在中高的相似度是如此的接近,因此使用者只須關心時間問題,
不用煩惱音色問題,更何況這批喇叭已經超過 7 年了!它還是這麼忠實。
_

橙 = 左 V-DOSC,藍 = 右 V-DOSC,綠 = 左 dV-DOSC,紅 = 右 dV-DOSC,你可以看出如是此相近。


Meyer Sound 650P,每邊 4 只。


喇叭逐一的就定位了。


K.T. 的分配器系統。


穩立製作精美的 Snake。


Multi Cable 接線端。


從主喇叭背後看 dV-DOSC 的結構架。

監聽喇叭使用穩立的 12” 同軸給樂隊老師,David 則是 15” 同軸 4 只排列在前方,由於同軸喇叭的擴散角很
大,因此多只並排時回有干擾的技術問題,在調試過程上,最後排成如圖的樣子,雖然在聆聽上,最佳聆聽區
的佈滿仍有那麼一些的不滿足,然而這樣的頻域與動態已經能夠滿足聆聽了,配置的後級是 CrestAudio7001
系列,在這兩天的使用上,個人心得是這同軸的 12” 與 15” 單體,最好是採用交換式電源的後級,
如 LAB 這樣的後級為最佳的選擇,其瞬間動態反應才能讓這樣的同軸單體可以發揮紙盆運動的功,
衝程才能表達出來,這類變壓器的反應是無法詮釋其奧妙的,使用者若無法瞭解動態的。
_

David 主監聽喇叭 15"同軸 + NEUMANN k105 麥克風。


從舞台正面拍攝監聽排列。


David 吉它效果技術區。


有看到那個字哦嗎,別說我沒告訴你哦。


特別來賓-嚴錚的吉它 amp.。


吉它收音麥克風一律採用 SENNHEISER E609。


Bass 麥克風採用 SENNHEISER 421。


近看一張。

在收音上,穩立提供了一系列 SENNHEISER 麥克風,在鼓組與揚琴收音上,採用 SENNHEISER E604,
使用方便也少掉很多的架子,
在吉它的收音上,使用 SENNHEISER E609,過程上,我聽了收音感覺,
在近拾取與保持一些的距離是會那麼的不太一樣,最後為了不使麥克風音圈工作在紅色區域,
我使用一個三號電池的尺寸,將其拉開與單體間的間隙,這讓我有更多一些的泛音與自然,不過大前題之下,
混音器必須要有相當的程度,人耳才能辨別出這樣的差異。

David 的監聽是採用立體的結構,因此在最佳聆聽範圍裡,很容易將各個樂器安排在某一個音像位置,
相對的,也能幫忙避開很多的重疊頻率,
第一天唱完後,他個人覺得在唇齒上與其它樂器混合時略有不足,
我們研究了一下,為了不想破壞現有各樂器電平在喇叭裡的平衡值,我們把麥克風位置整個往後退了 30 公分
左右,這一退就退出了新的天地了!同軸喇叭的軸心更能夠打中主唱的耳朵,什麼都沒調動到的情況下,
David 唱得比第一場舒服,這也是我在同軸喇叭的運用上多了一個使用經驗。


Bass 老師的位置。


我的鋼琴收音方法,好用哦。


鼓手的位置。


鋼琴的監聽,我們將它提高縮短射程。


前裙喇叭 108 一字排開。


現場,揚琴下方的兩只 SENNHEISER E604 。


David 要用的吉他樂器。


David 的 guitar technical - 小宋。

黃大煒的東西不是看秀,是純聽歌的,所以舞台上的音樂人一個個的真功夫是不斷的呈現出來,
鋼琴的位置與收音問題就是我此次最大的挑戰,如果有人知道
pat metheny 這個音樂家就會瞭解我在說
什麼了,他們的演出現場,鋼琴是用一塊很大塊的毯子把鋼琴蓋起來,讓收音能夠順利安全,這樣的行為
一定是當下的 soundman 碰到問題才會有如此的安置擺放,
而我卻無法如願,因為要好看,也要滿足樂手
本身,我只有努力的去爭取與改善我的收音品質,29 號採排是使用 SM57 麥克風,很不幸的得不到好的
動態電平與其它的樂器抗衡,我很辛苦的操作這天的排練,回到家都三點多了,想了又想,整個腦子都是
這件事,一早音樂總監說服了樂手,來電告知決定尊重我的選擇
,一早衝到了現場我立刻更換麥克風與我
的擺設方式,如照片上所見到了,我使用 UENMANN 184 浮架在地板膠布上做敲擊鍵的近拾取,
採用 AB 立體收音,然後在後方使用兩只 AKG C430 麥克風,採用 NOS 立體收音來表現鋼琴的飽滿與
泛音,
這 4 只麥克風在現場空間組合下,我修正掉 167,375 的共振點後,整個動態完全能夠跟鼓組以及
貝士相抗衡的電平值,這是令人振奮的改變,因為鋼琴的動態品質提升了,我整個現場的聲音放送條件
增高,音樂都活躍起來,音樂層次可以建立了,我必須謝謝樂手的妥協。
因為這次我深刻體會到音樂人音響人的溝通語言是不一樣的,我一定要建立更大耐心與認真去知道
音樂人要什麼,我們才能做什麼,如此才不至於毀掉別人的精神。

在這裡再一次謝謝陳冠蒨老師創造出這樣的工作狀況,讓我得到一次深刻的學習。


Monitor 阿証。


混音器下方前全是後級。


從控台拉近。


從六樓拉近控台。


House System。


Effect 全是 Yamaha 系列。


台北 TICC 黃大煒現場。

整場的演出我控制在 95~112 之間的音壓,非常的舒服,同樣的,系統正常,那麼就沒有調動任一只的GEQ,我很安心的操作著。這個兩天的演唱會結束了,我得到了好多,在未來這些吸收發酵後,
我必定要呈現出更好的作品,在這裡也要謝謝穩立的阿昇、小不點,還有我叫不出名的,我知道你們都在
避開我的鏡頭,呵呵,謝謝你們的支援與耐心,這聲音的工作才能順利完成。

20080902 吳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