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到此為止,回到主題,數位化的混音平台一直是一些線上的老成音工程人員所排斥的,
我只能奉勸一些有 Power 的當權人士,你本身的既得利益受到數位領域的衝擊影響,若你本身不進步,
被汰換掉是必然的,別作解釋說那類比的聲音比數位轉換好聽之類的藉口,因為新生代的人員聽多
這種用詞了,加強吸收知識才是正確的,多年來,我們已經利用數位平台完成無數的轉播工程,
也足以證明一件事情,
OB 車上的設備減少了,鏈接的設備也少了,錯誤比率降低,問題就少得多,
這種感覺是可以體會的。
_



小舞台的調整


FOH Console

現場的 Console 也是數位的,雖然節目內容不及演唱會熱鬧豐富,不過過程中全部都是技術面,
從左邊 House speaker 旁的小舞台開始,八支麥克風上場而不能迴授的技術挑戰,歌手上下場的
麥克風通報,人員心態上的調整,這是全然不同的,真的,你可以放眼看看,已經沒有多少家同業
可以有能力承接這樣的工程內容了,加上每家公司的從事人員年歲都很輕,早早就當官帶頭,
認定焦點高的歌手活動或是演唱會之類的內容才算是工作,如此
挑案子做,造成知識傳承的流失,
這應該算是圈內危機吧!
這並不是器材的多寡問題,而是整個公司內部工程團體技術的認知問題,
轉播工程真的是可以看出一家公司技術結構成熟好壞與否,大現場的聲音增援部份,我就不多敘述了,
別的文章已講太多了,僅以祈盼的心情,幾年之後的轉播工程技術,在台灣能有所成長,
共勉之。.........
Soddy Wu
_



小 Mixer for IEM System


House View


House system


這樣像不像在郊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