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匯大里_20050504~07


當天晚上現場演出時的一景。
次活動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一個音樂節目,主要
都是台語歌曲的內容。
樂隊的編制不小,集合了管樂、與合唱團、合音
還有傳統樂隊,由於預算問題,在轉播方面就
省略了,在 House 這邊提供一個兩軌的訊號給
當地的錄影公司做為日後參考而已。

我們整個算下來一共使用了 40 個通道來執行這
個節目,喇叭結構是飛上去的,
一邊 8 支 VRS - 800 + 1000 一共是 16 支,
超低音則使用 4 支。
這樣的系統結構在我們的工作領域上早已駕輕
就熟了,所以利用這個機會我們開始教育工程
人員,大家看了場面可能會以為動用了很多人,
其實從頭至尾一共是 7
個人而已,在拆台的過程僅剩 5 個工作人員,這並不是要炫耀什麼,
最最要述說的是拜那數位的方便才有這樣的時間節省與人力的節省。

_
參與了不少的網路論壇,在數位方面的討論幾乎是兩極化,?貶不一,在近代看來,我門不得不承認數位的確帶來了莫
大的衝擊,相對有好即有壞,有人被整得很慘,有人卻是興奮不已!這端看個人在認知上的不同了,
此次同樣的使用了兩台心愛的 DM-2000 提供給舞台與現場使用,舞台的監聽編制多達11個之多,又因為要教授的原因,
我們還把輸出端連接 EQ 來做訓練。
有使用過 DM-2000 的人仕都清楚內建的 GEQ、PEQ 足以應付一切了,這裡我就不多說了,舞台 60 呎將近 18 米寬,
我們多補了兩側的喇叭 ( Side Fill ),又要方便性高,我們採用了 Behringer B - 300。

_


現場演出燈光結構圖。


音響設備下貨過程。


首要工作就是吊喇叭一事。


吊喇叭過程。
在正面的前緣監聽以 4 支 LE-400 分散位置,此節目並不是個唱,所以一切監聽採均化分配,
另外還提供 stereo IEM System,這樣子也可以讓工程人員利用 Monitor 的調整上,在 Master 輸出端來訓練自己做混音
的課程,為了不讓實際的操作與混音的工作相抵觸,我們連接 Yamaha 的 Studio Manager 的軟體讓另一個人員利用電腦
來混音 IEM 的內容,這個工作在節目過程上非常的順利,結果整個過程只有一位藝人使用這耳機監聽,我們就不再增加
工作的負擔,僅以實際的平台來操作這監聽過程。
另外又提供一台電腦來給舞台上監視迴授頻率的拿捏,減少了設定的辛苦,在 House 方面,原則上很輕鬆,我幫忙他們
完成重要的麥克風開放數目的調整,修飾那容易產生迴授的位置,因為最多數量的時候會多達 10 支手握麥克風在台前,
所以必須做一些安全的功課才行。

_


音匠全體的工作人員。


臨時搭建起來避雨的 Monitor Console。


舞台怖景全部停擺。


大雨一整天,地面也都積水了。
早在星期四與結構的單位溝通多把懸吊的位置往前移一些,這樣的行為都有助於我們的開放增益建立,還好是個外場
節目,然後全數上場的次數並不多,所以沒有造成太多的操作困難。拜賜老天爺賞臉,天氣給我很大的面子,溫度不低,幫忙了低頻的時間延伸,大鼓在聆聽上顯得油條多,也匹配這些台語類型的歌曲,
我的 House Sound Man 在節目過程上開始計畫如何的玩弄效果,這就是系統安全了,因此就可以開始在內容上進行所謂
的表情製作。
安裝這一天
一整天都在下雨,我們的水密作業在前一天就建立完成,所以不會去擔心這一部份,反而是進度上慢了下來,
我門等待到下午的兩點多,雨勢小了之後才開始進行安裝的作業,比較費時的是這樣的工程安裝上,一邊要馬上為接頭
端的連結做水密包裝,所有的端口包括電源全都不能落地與水源接觸到。
事情只作一次的訓示在大家的腦裡沒忘掉,所以在佈線與安裝時都很細心,雖然會耗時多一些,不過完工後就能就等於
完成的意思。

_


利用Talkback 來建立內部通話。


F,O,H 聲音系統建立。


利用 Yamaha OT-3000 來連結另外一套的系統。


左邊的喇叭就是內部通話系統,右邊是 Intercom 的。
在的通俗音樂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的簡單了,從舞台只消數幾支喇叭,內容全送,有個依據即可,現在啊,
跟大型演唱會不相上下,樂對的文化也不再是統送就能打發,各別獨立的,合音的耳機啦,放大器啦,各別的小調音機
等,哈!
什麼都來呀,不過這點是加分的,唯一沒有加分的就是租賃的費用,也因此我還是在大大的提暢數位救租賃!
至今在台灣的圈內,沒數位調音台反而會是奇怪的。
在現場的聲音放送外,利用 Matrix 來提供給 Main House,而恰巧的是 Master 左右就提供給錄影參考,同樣的一機兩用,
利用軟體調整一下樂隊與人聲之間的平衡就提供給錄影單位了。
這個工作事先也說好了我們就這方面僅提供訊號,成音品質是不負責的。
還有就是一般人們往往忽略掉的功能就是調音台上的 Talkback 麥克風裝置,我們利用它然後指定一個輸出端口,
來把 House、Stage 的工作位置各擺一支喇叭,
如一來在吵鬧的現場依然可以很清楚的聽到雙方的工作溝通,
這樣子的組合是每一次工作時最佳的通話系統,又不會迴授然後聲音非常清楚,工作人員也不用拿著麥克風講話,
這個裝置各位可以試看看,雖然它佔掉 Cable 兩路。

_


Behringer ADA8000_01。


Behringer ADA8000_02。


舞台上樂器開始安裝。


Behringer B-300 充當 Side Fill。


M43 1:4 分配器。


Multi PIN 連結。
很久沒有把這些老喇叭帶出去曬太陽,利用這次的演出機會,大伙們又是大搬家的把一些必須品整理保養一番,喇叭長
蜘蛛網的都拿出來了,真是可憐哦,
出發前一天我們把系統連接起來,彼此的區塊通通校對一次。
這樣是比較安全的,
此次使用的 Wireless Mic.是 Mipro 的產品,說真的此款產品已經深入咱們租賃的行業了,便宜及維修
都是近人的,雖然還是有人說它的聲音不好,然而不好到哪裡呢?不能演出嗎?嚴重到破壞整體?沒有嘛,有時想想咱們
台灣音響的租賃行業竟然會淪為如此實在是另人心痛!多達兩天的裝台時間,期間與舞台、結構、燈光等單位一起建立
這個演出的灘頭堡,我也利用這樣的機會來一個一個教授系統建立應有的步驟。
這天的晚上就排練大會的舞蹈,地面都還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濕地,真不知要怎麼排?哦對了,此次的分音器我是使用Behringer DCX-2496,這過程出縣了一個插曲,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一下,因為下雨,我們把分音器放在後級的 Rack 上,
然後是後方的位置,剛巧它是 LAB 後級散熱的地方,然後問題就來了,這個散熱的熱源把分音器烘烤到發燙!
然後就是當機啦!就沒輸出了,然後面板所有的指示都是正常的,但就是沒輸出,因此如果有一樣使用這分音器的同行,
請別忘了
別讓這個設備太熱,不然就會發呆的。
整個慶祝的節目一直到中午才結束,雨勢也跟著停了,還有太陽出來露臉,溫度馬上升高,我們趕緊的拿掉所有的帆布
讓設備自然的乾燥,在舞台旁邊有一塊公園區,另外在加裝一個大螢幕與 4 支 Behringer B-300 提供給進不來現場的人
觀看,經過調整後,我們設定將近 100ms / 34 米左右的時間延遲,直線上是 30 多米,結果我們要上樓梯下坡的才會到
達小公園,這個訊號我們使用 Shure 600 的 IEM 無線電來傳輸,擺得高高的,沒什麼干擾問題,節省很多的訊號線。

_


大清早 08:00 就已經在雨中進行節目了。


MARTIN LE-400,正前方是F,O,H ( 47M )。


小公園的補償區,它的後方坡下就是主舞台。


在小公園坡上看主舞台。
在下午整個大樂隊排練的過程都還算是順利,整個過程全都是現場的演出,現場觀眾不知道從何處而來,塞爆了這個地方,
我們在 47.08 米的控台上最高量到
107dBSPL,大部份的歌曲與觀眾也都是年齡層比較高,因此音壓不要太大,
不然這些老人是坐不住的。
整個演出的時間長達 3 小時,這次的演出工程算是順利,下了兩天的雨最後老天也是給足了面子,公司的人員在這次的工作
上又有一個新的施工認識,晚上 10 點半結束後我們在2點半打包完工,一共是 5 個人來拆這龐大的系統,進度算是快了,
總歸在電源的建立與五台上電源的分配結構,如能有預算來改善這個就系統,相信在以後的舞台電力組合會更快速與安全,
一般大家在舞台上去建立電源的系統都是一直延伸電棒,最後源頭在哪裡都不清楚,這對檢查設備與迴路是比較費時的,
因此在有升級的能力下,如果我們完成後,在把這個系統與大家分享。
此次的活動報告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閱讀。
_


下午彩排時。


樂隊區一景。


晚上演出時的情形。


小公園一景。


控制台工作時一景。


拆台。